上海高考作文题出炉:时间的沉淀与事物的价值


上海高考作文题出炉:时间的沉淀与事物的价值
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在高考首场语文考试后发布作文题:有人说,经过时间的沉淀,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;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。你怎么看?请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的思考。

剖析“沉淀”原因 提升认知宽度
格致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陈蕾说,这个题目本身难度不大。就第一个层次来说,同学们都是能写出来的。比如说,确实有很多事物的价值是需要经过时间沉淀,才能被人们认识到的。
再往下一层去写,这就要考验学生的思辨能力了。比如,事物的这个价值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沉淀之后才能被人们认知,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、怎么去剖析,这就体现出了文章水平的区分度。原因的分析也会有多种可能,有些事物在起初时往往不能够被清晰地认识,包括一些先锋的艺术作品,可能囿于当时的社会环境,也可能是当时的禁锢,对于其蕴含的价值,由于人们当时不具备宽广的视野,所以,其本质很难被认识和发掘出来。
文章再深入一步,有些事物的价值客观上是需要时间积淀的,但生活中的确还有一些事物,本身很有可能就是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沉淀,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思想宽容和深度,说不定一些新鲜的事物、一些美好的事物,可能它的价值就会很快绽放出来。这也是一个思辨的过程。
释放所思所学所想
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杨俊蕾说,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体现了新时代社会特点,突出了作文教学的思想性、逻辑性和推进性。题目给出的空间很大,学生的知识、学识和见识能可以在写作中展现。文章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和思辨,可以有多样化的路径落笔,充分释放自己的所思所学和所想,在轻松友好的答题氛围中抒发认识。这也是一个启发式的命题,时间沉淀的过程可以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,可以是一个海纳百川的过程,对于事物的认识更是一个稳妥推进的过程,在文章中可以反映出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。
触发思考人生与社会
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郑桂华说,事物的价值是什么、怎么样去认识事物的价值,这是一个人一生要不断追问的基本问题。对于一个人精神成长、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,对于思考人生、思考社会价值的引领,都是十分有价值的。“时间的沉淀”这个要点,可以触发对一个人成长价值的思考,可以触发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价值的思考。作文题也十分呼应当下的社会热点,可以与许多社会现象关联起来,引导学生关注自身、关注社会、关注历史。
情感与理智兼通,冷眼与热肠俱在
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胡晓明认为,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“情感与理智兼通,冷眼与热肠俱在”,兼顾真情与思力、学养与良知、感受力与表达力。他解释:“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,才能真正认清事物的价值。”一是可以指如何看待当下热点的事物,如人工智能、生物科技、全球化进程受阻,也如新媒体、自媒体、信息洪流等,这是退后一步,冷静思考;同时也可以指重新认识历史上被忽略被掩盖的事物的价值。“这两者都材料满满,思路壮阔,可以写出好文章,可以看出真读书真思考。” 他指出,“不尽如此”即看到事物当下即有价值,当下直觉的肯定,如中国抗疫的成绩,如医生忠于职守,如身边的亲情友情乡情。考验考生当下的良知与直觉,考他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及其表达,也是考写作技艺,能否将两者整合起来,即找到一个角度,再提升一步,点出一个题目,如此则情感与理智兼通,冷眼与热肠俱在,即见真章。

文学网 www.hanliwx.com
读者文摘 感恩父母 防骗知识 网站地图相关阅读
- 为什么嫁人一定要看婆
- 上海高考作文题出炉:
- 成年人的快乐六一,我
- 五一出游的一些有趣的
- 写给二十三岁贫穷的我
- 好好说话,是最宝贵的
- 对着生活的镜子微笑
- 散文:你是我最美的相
- 中秋赏月
- 开学季,假如明天就开
- 我们的纯金友谊
- 描写万圣节的精彩故事
- 火龙果带来一堂课
- 相信别人的善良
- 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
- 要啥自行车,来匹骆驼
- 建党节,让我们的青春
- 人是岁月中的过客
- 六年级作文:少年梦
- 漫步在书香的天空下
- 十八岁,青春无痕
- 疫情开学后的感想作文
- 依然不变的努力_中考
- 小小善意显温情_中考
- 收藏成长的美丽
- 粉红色的记忆
- 那些飞扬的青春
- 我要做摆渡人
- 那曾感动我的蒲公英
- 我的青春摆渡人
- 在书海之间徜徉
- 一个时代的百姓生活史
- 春有太阳的暖,夜有月
- 春分为什么要立蛋?
- 春分描写春天的故事
- 赞美柳树精神的作文
- 她只是个女孩儿
- 摘荷兰豆
- 一次难忘的传话游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