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一样”的公筷将成为“新风口”?
来源:韩历文学网www.hanliwx.com 作者: 互联网 2020-04-29 阅读: 次
“不一样”的公筷将成为“新风口”?
17年前“非典”时期,也有不少地方推行过分餐制、公筷公勺等措施,亦获得广泛认同,但“非典”过后,这些措施的生命力就逐渐消退了。使用公筷公勺固然符合健康生活的理念,但在大家对防控流行病传播的紧张过后,这些习惯能否留下,似乎也要打个问号
■本报见习记者朱凌君
最近,公筷是个热词。疫情发生以来,餐饮业催生变革,注重饮食卫生、倡导使用公筷的声音频频出现。3月9日,江苏泰州出台全国首个《公勺公筷使用规范》地方标准,对公勺公筷的材质、颜色、长度、摆放位置、使用方法等都有明确规范,宅家吃饭也提倡人手一份公勺公筷。前不久的温州“两会”,参会的1000多名代表委员们发现资料袋里,除了惯例的会议资料,还装进了一套公筷公勺。衢州“两会”也是如此,资料包中放两双公筷。参会人员就餐时,均使用公筷公勺。
“长得不一样”是卖点
公筷的热度同样反映在生产上。浙江省庆元县盛产毛竹,早已是全国最大的竹筷生产基地之一。九川竹木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松珍没想到,这几个月本是筷子的生产淡季,今年反而十分热闹,该公司的公筷订单已翻了一番。
忙着生产的不只九川竹木,浙江艾米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最近也忙着赶公筷订单。近来,该公司公筷订单大幅上涨,出货量达到了平时的3倍,总经理杨军介绍,原来非公筷产品和公筷产品的销售比是7比3,现阶段倒过来了,公筷出货量达七成。2018年,杨军为了应对市场竞争,较早瞄准了公筷市场,走差异化经营路线。刚开始推广公筷时,经销商们都不明白。杨军常要解释半天,不少人还是不能理解,但会答应试试。他始终看好公筷市场的发展,“就像普通的可乐里混进了一瓶无糖的,看到新产品总有人会想试试看”。
“长得不一样”一直是公筷的主要卖点之一。比如,普通的筷子是黄色的,公筷往往会被做成白色的;普通的筷子一般用竹子做原料,公筷常常会做成木质的,但一直没有统一标准,区别也不太明显。“现在的公筷生产会比之前进一步,强化在外观上的差异性。”杨军表示,最明显的就是公筷的长度变长了,从以往的24厘米左右变成了30厘米,还会专门打上“公筷”的字样。
4月1日,庆元县发布竹木公筷团体标准,用以规范当地的公筷生产,对当地公筷的生产规格、尺寸、含水率等都作了统一的规范。庆元县还计划通过组织设计大赛及网红直播等打造“庆元公筷”品牌。
健康习惯能否留下?
市场需求激增,相关标准出炉,新商机萌现。还有人说,公筷产业可能会成为“新风口”。不过,如此推论可能为时尚早。
在周松珍看来,目前的公筷产业尚未成熟,对于公筷经济的未来他有些不确定。除丽水庆元外,各地出台的关于公筷的各项标准,大多为使用标准。作为从业者,他更期待更多行业标准出台,以此来规范公筷的生产和销售。
“从规模上看,公筷产业远远算不上风口。”杨军说。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按照一个家庭一年更换10双筷子,以10元到15元的单价计算,全国家庭的筷子市场规模约70亿元。加上全国600万到700万餐饮门店的筷子需求,初步估算筷子市场接近百亿元。但对于一个产业而言,百亿元的规模算不上大,何况公筷产业实际只是筷子产业中的很小一部分。
17年前“非典”时期,也有不少地方推行过分餐制、公筷公勺等措施,亦获得广泛认同,但“非典”过后,这些措施的生命力就逐渐消退了。使用公筷公勺、分餐制等倡议固然符合当代健康生活的理念,但在大家对防控流行病传播的紧张过后,这些习惯能否留下,似乎也要打个问号。
杨军依旧有所期待。在他看来,短期内公筷产业的快速发展更像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理念的一个切面。近两个月来,公司公筷订单大幅增长的同时,砧板等厨房配件的订单增长也十分可观。“公筷产业可能不是新的风口,但厨配行业可能因此迎来强势增长。”杨军觉得,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健康,文明用餐、健康用餐的意识也在增强,这将带动更多的行业快速增长。


韩历文学网 www.hanliwx.com
读者文摘 感恩父母 防骗知识 网站地图
相关阅读
- 为什么有些人投资理财
- 左宗棠的肚子
-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不赦
- 张嘉佳睡前故事
- 列宁的成长小故事
- 科学泰斗钱学森
-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
- 用脚画画儿的杜兹纳
- 刘伯温求雨的历史典故
- 天才少年达·芬奇
- 欧洲来客马可·波罗的
- 印度“圣雄”甘地
- 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
- 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
-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
- 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
- 躲过战火的阿富汗宝藏
-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
- 胡雪岩两次跳槽改变命
- 徐霞客:人生没有白走
- 在你月薪三千的时候,
- 褚时健去世:那个不肯
- 褚时健去世:那个不肯
- 褚时健去世:那个不肯
- 褚时健去世:那个不肯
- 褚时健去世:那个不肯
- 邓亚萍:我付出的比你
- 《红星照耀中国》读后
- 罗永浩带货量暴跌97%
- 32岁男子一天被逼相亲
- 巴勒斯坦男子每日爬窗
- 马云的口罩是怎么运往
- 窦文涛:明星婚姻,成
- 把握机遇乘浪破进
- 魏程琳:一线城市为什
- 紫禁城里的革新者溥仪
- 心灵鸡汤不再灵
- 想念那些逝去的日子_2
- “不一样”的公筷将成